今天凌晨,推特用戶 Skely(@123skely)發推宣佈開啟 AI 發幣項目 AI-Pool(@aipool_tee)的預售。或許是 @ai16zdao 成員的身份給瞭 Skely 一定的背書,預售開啟不到兩個小時就募集超過 10000 枚 $SOL,半天之後共募集超過 35000 枚 $SOL。
預售打錢的玩法在年初就火熱過一波,當時募集到上萬枚 $SOL 的項目也不少,但是最後鮮少有取得好成果的。按理說市場已經對這種玩法祛魅瞭,這次預售有什麼不一樣?
AI-Pool到底是什麼?
簡言之,這是一個全新的AI代理自治和預售機制實驗,我個人正努力使代幣發行空間不那麼具有掠奪性。簡單總結如下。
這將被證明是公平的,沒有“內部人士”,任何人都可以發送SOL,我發送的是我自己的錢,有10%被保留,請繼續閱讀瞭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小結:進行AI預售,這樣人們就不會被抽地毯,並且讓整個過程透明。
AI 管理的預售型 Pump.fun?
簡單來說,這次預售的項目 AI-Pool 是一個讓 AI 代理來管理的「打錢 Fi」。
Skely 在推文中稱,早期的預售打錢模式(比如 slerf、bome 等),在募集大量資金之後如果能順利發射那自然是皆大歡喜。但本質上這種打錢到個人錢包到模式對人性的考驗實在是太艱巨瞭,就算 DEV 在一開始沒有作惡的心思,但耐不住錢越打越多,GM.AI 就是前車之鑒。
而現在的 pumpfun 模式確實避免瞭一部分中心化作惡的可能。但現在已經被充斥在各個環節的機器人搞得烏煙瘴氣:虛假評論的、開盤狙擊的、趨勢跟蹤的……即便是機制上的公平發射,但對散戶而言,真正公平參與交易的機會越來越少,不僅要和人 pvp,還要和 24 小時在線的bot pvp。
總之,這些參與方式對散戶而言絕對算不上公平。既然 pump 搶不過 bot、預售模式下的人類又經常違背承諾,那麼不如讓 AI 來管理預售過程。
解決什麼問題
現在在pump.fun上發行遊戲就像癌癥般肆虐。例如:
1) TGE sniper機器人——代幣被創建後就被snipe狙擊。
2) 趨勢機器人——在開始看到不尋常交易量後買入代幣。
3) 預遷移機器人——在代幣即將從pump.fun遷移到raydium上的時候狙擊代幣。
4) 遷移後機器人——在遷移後立即狙擊代幣。
5) 評論機器人——讓評論看起來很自然。
6) 交易量機器人——人為地制造一個象征性的趨勢。
還有更多問題,公平地說,這不是pump的錯。預售就是對這些問題的回應。你已經在DAO上看到瞭這一點。有趣的是,他們制定瞭白名單/預售模式。
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它仍然需要很多信任(和時間)。你必須信任接受預售資金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是:
1)他們偷盜資金。
2)沒有把錢(提供流動性)用在聲稱要做的事情上。
3)一直都沒能發行。
這些問題在預售(參見ICO)中很常見,如果處理得好,預售可以有很好的結果。
ICO隻是預售的一種形式,由於很多愚蠢的“保護”,這些在美國是不合法的,但大多數“保護”都是由於上述1-2個原因才形成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法律不允許人類發行代幣……那麼AI代理呢?……這就是AI代理的用武之地。我、Phala Network和其他致力於這一理念的開發者所創造的代理將能夠:
1)帶有錢包,具有可信執行環境(很重要)。
2)接受捐贈。
3)發行代幣。
4)啟動一個流動性池。
5)向捐贈者發送代幣。
可信執行環境(TEE)是計算機CPU或移動設備處理器的一個安全區域,用於保護數據和代碼(在本例中指AI錢包的私鑰)不被篡改或訪問。
它是如何工作的
1)你發送SOL到AI錢包。
opRyDjuRetWnsP78FNFTPEnAJX7AkjuD6GTP7tsqHXd
(這個錢包不是CA錢包,而是AI錢包。)
(註意:最少1 SOL,最多10 SOL,低於1 SOL將被AI視為捐贈。)
2)然後,AI將從預售者那裡籌集資金,再通過Metoria啟動一個資金池(你會看到為什麼不用pump.fun創建)。它將擁有這個池,並將池中費用轉回AI錢包。
3)向它認為值得的人發送代幣。(發送適量SOL的人)
4)為未來有趣的事籌集資金。
你怎麼知道我不會害你?或者我們如何解決抽地毯問題和內幕問題?
首先,它是一個AI,並且可以證明它在可信執行環境(由Phala Network創建)下擁有私鑰,這意味著我或開發人員無法訪問它們。
關於這一點你可以在終端日志中查看。
(看起來就像下面這樣)
你知道沒有“內部人士”,因為它是一個開放的錢包,所有東西都可以被追蹤,沒有人能得到比其他人更好的價格。你可以看到哪些資金流入,哪些資金流出。在第一個版本中,我們將10%的供應發送到DOX托管錢包,你可以繼續閱讀以瞭解這些錢將用於什麼。
但是存在風險,這是全新的技術!!所以不要盲目跟風!!!
與大多數加密貨幣的風險一樣多。
這還是第一版,是對很多技術進行的實戰測試,要實地測試很多東西,你不能在不公開發行的情況下進行這些測試。
在V1中,10%的供應量將被發送到托管錢包,這個錢包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它。
如果代幣膨脹,或進行其他集成(代幣的交叉鏈LP池)或被燃燒,資金將保存在這裡,以備未來在交易所上市。
除瞭上述內容,V1並不是完全沒有抽地毯的風險。從技術上講,開發人員可以用代碼來改變規則,但這需要大約24小時的時間,而且很明顯,一旦代幣被激活並鎖定,它就無法被更改。
我們如何賺錢?
我們從Metoira池收費,老實說,我不確定確切的百分比,這可能取決於交易量。但要比pump.fun低很多,大多數費用會回流到AI。但這是一種安全措施,以防發生什麼問題。
在V2版本和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希望讓它完全獨立自主,並可能有一個DAO,這樣所有人都可以從流入AI代理錢包的費用中受益,會有一些白名單技術,也會將試圖將鉆規則漏洞的人列入黑名單。
希望大傢喜歡這個實驗。
項目核心機制如下
-
資金接收:用戶向 AI 代理的錢包地址(opRyDjuRetWnsP78FNFTPEnAJX7AkjuD6GTP7tsqHXd)直接發送 SOL最低 1 SOL,最高 10 SOL:
低於最低限額將被視為捐贈
-
安全保障:通過 @PhalaNetwork 的 TEE(可信執行環境)技術:
私鑰在 TEE 中生成和存儲
開發者無法訪問私鑰
所有操作可在終端日志中驗證
-
流動性管理:
AI 會通過 Metoria(而非 PumpFun)創建流動性池
交易費用直接回流至 AI 錢包
符合條件的參與者將獲得代幣分發
同時 Skely 也在推文中提到這次預售也並不是完全 0 風險:
目前項目還是 V1 版本,10% 的供應量將發送到一個托管錢包(公開可見)。這些資金將用於未來可能的交易所上市,或其他整合(跨鏈 LP 池等),或者銷毀。從技術上講,開發者可以推送代碼更改規則,但這需要約 24 小時的執行期。當然,一旦代幣上線並鎖定,就無法更改瞭。
並提到在 V2 及未來版本中,團隊希望讓項目中的 AI 代理完全自主,可能會以 DAO 形式運作,這樣所有人都能從流向 AI 代理錢包的費用中受益,同時引入一些白名單技術,並將試圖狙擊或操縱系統的人列入黑名單。
昨夜的狂熱:從“全民打錢”到“創始人消失”
如果說加密市場是一個永遠不乏新故事的舞臺,那麼昨夜的主角無疑是 AI-Pool。這個由 Skely 發起的代幣預售項目,不僅短時間內募集瞭超過 35000 枚 SOL,還掀起瞭一場讓人眼花繚亂的 FOMO 狂潮。然而,這場看似完美的預售劇目在高 潮處突然反轉,主創 Skely 的 X 賬號被封,原本的“信我,兄弟”(trust me, bro)式信任瞬間崩塌,轉為一片 FUD 的噓聲。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強烈的 FOMO?
這一切的背後,很大程度上與 Skely 的個人背景和背書有關。他是 ai16z DAO 的成員,而該 DAO 的創始人 Shaw(@shawmakesmagic)甚至親自關註瞭他的動態。ai16z DAO 在加密圈被視為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團體,圍繞它的討論本身就是一個熱點。當 Skely 宣佈 AI-Pool 時,這種背景迅速放大瞭市場對項目的期待。許多投資者將 Skely 視為“值得信任的圈內人”,他們害怕錯過這波可能的紅利。
賬號被封引發的 FUD
但就在預售資金突破 35000 枚 SOL 後,Skely 的 X 賬號卻突然被封,這為市場增添瞭一層不安。為什麼會被封?
有人調侃說:“是因為 AI 意識覺醒瞭,還是 Skely 真 Rug 瞭?”雖然這些說法聽起來像段子,但確實反映瞭市場的疑慮。在 Skely 賬號被封後,社區對事件的猜測眾說紛紜,主要分為兩種可能性:
1. 真 Rug 的嫌疑
一些投資者指出,Skely 的項目推特賬號曾多次更改用戶名,這種行為在加密市場中常被視為不透明的信號。此外,項目在啟動之初便存在分配機制模糊、資金募集無硬頂等問題,讓人懷疑其真實意圖是否是為瞭完成資金收割。正因如此,有人猜測 Skely 借著 AI 的幌子,可能早已做好瞭跑路的準備。
2. 被誤封的烏龍劇本
另一些人則認為,Skely 的賬號被封可能是由於平臺的誤判。一位名為 @123skelyy 的假 Skely 賬號(金標認證)曾在原帖下發佈虛假地址,試圖騙取用戶資金。真正的 Skely 賬號(藍標認證)很可能因假冒賬號利用其金標認證向平臺舉報而被優先封禁。金標認證的高優先級處理機制可能導致平臺誤封藍標 Skely。
根據最新社區消息,項目仍將按原計劃推進。
X 平臺用戶 @0xwitchy 發文表示,“AI-Pool 創始人 Skely 的 X 賬號因遭惡意舉報而被暫時凍結,但項目計劃保持不變。AI 將按原定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中午左右啟動代幣發佈,具體時間不會對外公佈,以避免代幣狙擊手的幹擾。代幣名稱將由 AI 隨機選擇,投資者需要做好接受任何可能命名的準備。”
這條推文隨後得到瞭 ai16z 創始人 Shaw 的轉發支持,為項目註入瞭信任基礎。@0xwitchy 還特別強調,自己並非團隊成員,也不參與代幣發行,僅與 Skely 有過聯系。她建議社區等待 Skely 的進一步官方聲明。
盡管賬號風波帶來瞭不小的爭議,但項目推進的消息無疑為市場註入瞭一絲信心。AI-Pool 是否能如期兌現其技術承諾,將是驗證這一創新是否真正值得期待的關鍵一步。
技術的光芒:AI Agent 和 TEE,真正的去中心化希望?
如果單純從技術角度看,AI-Pool 的設計確實有其吸引人之處。項目的核心是 可信執行環境(TEE) 與 AI Agent 的結合,試圖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傳統預售中屢見不鮮的跑路和內部作惡問題。
私鑰不在人類手中
AI-Pool 使用瞭 Phala Network 的 TEE 技術,在一個安全隔離的計算環境中生成和存儲私鑰。這意味著,即使是項目開發者,也無法接觸這些核心數據,從根本上消除瞭“卷款跑路”的可能性。這種技術設計類似於銀行金庫的雙鎖系統:隻有在滿足嚴格條件下,資金才能被安全地調度。
透明且可驗證的交互
每一筆交易都生成遠程認證憑證,外界可以通過這些憑證實時追蹤資金的流向與狀態。與以往單純靠信任維系的模式不同,這種“機器信任”建立在代碼和共識之上,為投資者提供瞭更高的安全感。
然而,盡管技術理念令人興奮,目前的 AI Agent 仍然僅能執行預編程的邏輯,距離真正的自主決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換句話說,這場由 AI 扮演的戲劇,其實背後依然是開發者在操控方向盤。這種“去中心化”在真正意義上能走多遠,值得深思。
Skely 其他項目:GFC 的現狀
AI-Pool 的爆火讓人不禁關註 Skely 的其他項目,其中之一便是 GFC(Global Funding Club)。該項目是 Skely 在 ai16z DAO 框架下發起的一個實驗性基金,目標是利用社區資金支持創新型區塊鏈項目。目前 GFC 的市值約為 1M,盡管相較於 AI-Pool 的規模尚顯遜色,但它為 Skely 的背景提供瞭更多的信用支撐。
不過,該項目已經停滯,交易量也太小,目前隻是一些交易 AI_Pool 預期的玩傢在 PVP,如果 AI-Pool 不能順利交付,GFC 也有歸零的風險。
PHA 的崛起:AI 熱潮的意外贏傢
AI-Pool 的走紅也意外地將 Phala Network(PHA) 推上瞭舞臺中央。這項支撐 AI-Pool 核心技術的網絡,憑借其 TEE 技術在市場上迅速吸引瞭目光,甚至讓 PHA 一度出現瞭 50% 的價格漲幅。
為什麼是 Phala?
Phala 的可信執行環境是項目賴以實現去中心化的技術支柱,其核心能力在於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同時為鏈上和鏈下交互提供瞭一個可靠的接口。換句話說,Phala 為 AI 的執行提供瞭一個“絕對安全”的工作室,無需擔心外界幹擾。
這場“意外爆火”不僅驗證瞭 TEE 技術的市場潛力,也讓更多項目開始關註 AI 與去中心化技術的結合點。或許,AI-Pool 隻是 Phala 長期增長中的一次小小序曲。
冷靜思考:從狂熱到落地,AI Agent 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如果說 AI-Pool 的出現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那它背後的缺陷也不容忽視。盡管 AI Agent 為加密市場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敘事模式,但目前的技術和機制設計仍存在諸多不足。
- 去中心化的悖論AI:目前仍然需要依賴開發者提供的終端指令,這種運作模式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理念並不完全契合。項目控制權依然集中在少數開發者手中,投資者對 AI 的信任,實際上是對開發者的信任。
- 機制上的透明度:無上限的資金募集和模糊的分配標準,暴露瞭當前模式在機制設計上的缺陷。如果這些問題無法得到明確解決,未來類似項目或許很難贏得投資者的長期信任。
- 技術的局限性:AI Agent 的功能目前主要停留在預售流程的自動化,距離“自主交易”“智能投資”等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真正的突破需要多方技術的協同,例如更精準的去中心化預言機、更高效的分佈式計算等。
尾聲:FOMO與FUD的兩面
AI-Pool 的故事仍在繼續。它既是技術嘗試的縮影,也是加密市場狂熱與風險的真實寫照。或許,這場實驗最終的結果並不重要,因為它已經為市場點燃瞭一顆想象力的火種。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AI Agent 能否真正成為 DeFi 的變革者?市場又會為這種新敘事創造出怎樣的生態?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腳本之傢小編給大傢分享的AI-Pool是什麼以及AI-Pool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的詳細解讀瞭,希望大傢喜歡!
原创文章,作者:fan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nbi.net/btc/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