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靠內容創作獲得4000個EigenLayer代幣空投的?最近,有幸拿到瞭EigenLayer基金會4,000個EIGEN空投,其Eligible條件是要成為對社區有貢獻的內容創作者,若後續更多項目方加入激勵內容創作者的行列,新一輪的TwitterFi豈不是要來瞭?那如何才能成為項目方眼中的高質量Content Creator呢? 分享若幹經驗。下面就和腳本之傢小編一起看看吧!
我是如何靠內容創作而獲得4000個EigenLayer代幣空投的?
選準合適的輸出方向。
一級項目投研、二級交易機會分析、擼毛hunter、宏觀市場分析、鏈上數據指標解讀等,各自門檻和商業轉化路徑都不一樣。萬不能每個方向都試圖涉足,結果到頭來四不像。有一些安全技術背景和VC從業經驗的我,自然選擇瞭項目投研方向,投研不難,但貴在長期的輸出和價值沉淀。
找準要服務的精準用戶群體。
Crypto市場很雜,有一心想搞錢的財富密碼追逐者,也有長期追求行業增益的Builder,以及隨市場熱點搖擺的小白等,想清楚要服務哪群人。推薦財富密碼容易翻車,一味追逐熱點容易被鐮刀利用,我選擇瞭服務Builder群體,盡管這群人很少參與互動,但長期的知識貢獻會被記得。
要找到自己專屬的內容風格和調性。
有人能把八卦故事講的很傳神,有人能把投資標的梳理的入骨三分,有人能透過鏈上數據挖掘投資機會,而我選擇瞭“技術+商業”的獨特視角,目的是把生僻的技術概念講得通俗易懂。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輸出生僻技術的過程,自身的學習提升和對行業的貢獻激勵成就感滿滿。
不要一味追求流量。
IP>影響力>流量,Crypto現階段存在嚴重價值觀錯位,高質量內容、影響力、流量並非正相關,把握不好容易迷失。持續高質量內容可以潛移默化成為你的IP,萬不能一味流量而忽略內容調性。我經常缺席很多八卦掐架話題討論,但行業出現新潮技術和趨勢,相信那個“硬核男人”一定會出現。
保持純粹的技術追求和專註度。
萬不能今天市場情緒好,研究ZK、zkVM、AI Coprocessor、FHE,明天市場情緒蕭條瞭,又跟著韭菜高喊技術都是“騙 局”。技術始終都是純粹的,通曉技術發展和行業趨勢未必都能轉化成財富,但長期看“技術”認知能提升你跨周期的能力和財富短期暴增的概率,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敏銳的視角和批判性的洞察很重要。
KOL並非一個刻板的標簽,更是一份對行業和粉絲群體的責任,情緒持續低迷時,保持對行業樂觀並跳出來搖旗,情緒Fomo高漲時,能沉著冷靜發出對一些危險因素的批判。當然,要有符合自身價值判斷的切入時機選擇,因為一不小心就掉入瞭“斷人財路”和“助紂為虐”的陷阱。
技術審美很重要,但不要有偏見。
Crypto市場並不是純技術推動的,創新范式、MeMe文化、FOMO炒作都可能引領一波宏大的財富和認知大洗牌,一定門檻的技術Sense,會讓你篩掉一些低質量的項目方和話題,保護有限的註意力,不是排斥接受新事物的理由。有“審美”追求,但同樣也要適當迎合市場的選擇。
影響力“變現”和價值“貢獻”不沖突。
高質量內容變現的路徑有很多,付費訂閱、項目Ambassador、機構advisor、付費廣告,Grant資助等等,若能堅守每一篇內容的高質量,每一次輸出的客觀理性,“價值貢獻”就是很好的外衣,如果總被詬病發廣子,一定要反思下是不是“內容”本身忽略瞭價值性。
做交易和做高質量內容難兼顧。
做內容是苦行僧的活,需要沉住氣不被二級市場情緒裹挾,得到的是輸出後的自驅精神激勵。而做交易則是頻繁試錯和修煉心性的結果,情緒波動很難避免,得到的是財富增值的多巴胺分泌快感。要同時保持高質量創作和交易大神形象很難。交易能力對內容創作者者是附加值。
有對重大敘事和趨勢的洞察和延伸思考。
市場上出現的模塊化、鏈抽象、AI+Web3、並行EVM、zkVM、AVS、Preconf等敘事話題是VC、開發者、用戶等市場共同推動的行業脈絡。而敘事背後的邏輯框架和趨勢演變,需要時刻保持推進思考和價值引導,引導或批判都對趨勢演變有直接價值。
以上就是腳本之傢小編給大傢分享的如何獲得EigenLayer代幣?內容創作獲得4000個EigenLayer代幣空投的方法瞭,希望大傢喜歡!
原创文章,作者:fan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nbi.net/btc/4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