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據鏈上數據分析師餘燼今(5)日稍早推文,在昨日,Cosmos開發商Interchain基金會出售瞭4000枚在2017年4月ICO募集的ETH,價值約950萬美元。
Interchain在今年4月底至今的5個多月時間裡累計出售瞭15100枚ETH,價值約3709萬美元。餘燼表示該基金會還持有約383.8枚BTC和23587枚ETH。
餘燼補充,包括已出售和尚未出售的部分,Cosmos2017年ICO募集到的4882.7BTC和246,891ETH,已從最初的1700萬美元,現價值已暴漲至2.131億美元。
以太坊巨鯨集體倒貨
本周,鏈上監測賬號發現多位以太坊遠古巨鯨向交易所轉移大量ETH:
-
10月初,一名參與以太坊ICO的鯨魚再次向Kraken轉移瞭6,000枚ETH,總價值約1,471萬美元。這名鯨魚在過去一周內已經拋售瞭3萬枚ETH,自ICO獲得的15萬枚ETH中,至今已出售4.5萬枚(約合1.13億美元)。
-
另一隻在2016年以6.9美元價格囤積瞭21,636枚ETH的遠古巨鯨,在10月1日完成瞭全部ETH的出售,獲利5800萬U(387倍)
-
另一位鯨魚在8月底以2,532美元的價格從Coinbase提出瞭29,414枚ETH(價值7,449萬美元),並在1日完成瞭最後7,000枚ETH(價值1,768萬美元)的出售,最終以2,605美元的價格賣出所有ETH,實現瞭230萬美元的利潤。
-
9月27日從Lido贖回24,000枚質押ETH的巨鯨,已在4天內將24,000枚ETH全部賣出,還清倉瞭此前買入的4,980枚ETH,價值7,645萬美元,獲利209萬美元。
究竟為何各路巨鯨最近選擇「集體倒貨」,目前仍沒有任何有力的理由能夠解釋,社群猜測有可能是老OG感知到瞭一些市場氛圍,但仍需要更多觀察。
據本周報導推測,在整體經濟環境、外部戰爭因素、以及競爭公鏈的影響,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大量熱錢流以太坊並推動價格上漲。所以巨鯨們選擇在此時出貨,或許是對總體經濟環境的保守預期與不確定性下所致。
ETH近一個月僅小漲1%,表現遠遜BTC
隨著上月聯準會一次降兩碼,正式啟動降息周期,比特幣近一個月漲幅達到9.6%,9月底一度突破6.5萬美元大關,撰稿當下報62,197美元。
與之相比,以太幣近一個月漲幅僅微漲1%,盡管上月一度突破2700美元大關,但疑似受到巨鯨大量賣壓,進入10月後一度下挫至2310美元低點,距離上月高點大跌超過15%,截稿前報2419美元。
以太坊短期利空?
近期許多以太坊開發和社群消息,顯示出短期內可能會不太樂觀。以太坊基金會和共同創辦人Vitalik在最近因為頻頻賣幣受到社群輿論抨擊;上月主要負責The Merge的以太坊基金會核心人物Danny Ryan離職,以太坊可謂損失一名開發大將。
上月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會議的結論則指出,Pectra硬分叉由於技術難度問題,無法一次升級到位,將分兩次進行升級,第一次將在2025年初完成,初步引進改善錢包使用體驗的EIP-7702等八項提案,但可以確定的是,第一次升級都是些比較小型的改善,不是主要的Pectra硬分叉內容,而第二階段才是重點,將引進改善以太坊虛擬機(EVM)的提案EOF,並引進PeerDAS功能,不過具體升級時間核心開發者會議尚無結論。
此外,最近也有分析指出,所謂的質押獎勵對區塊鏈而言實際上是種「成本」,將會稀釋代幣的價值。
以上就是餘燼:Cosmos開發商Interchain拋售ICO募集的ETH!的詳細內容,更多關於以太坊巨鯨集體倒貨的資料請關註腳本之傢其它相關文章!
原创文章,作者:fan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nbi.net/btc/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