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market預測市場未來發展如何?Polymarket全面解讀!特朗 普能否當選總統?美國經濟是否會陷入衰退?Solana ETF 今年是否會通過?GPT 5 何時發佈?iPhone 16 是否會有巨大升級?這個世界存在太多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大可小,但是都有一共性,即搜索引擎絕對無法為其提供答案。預測市場提供瞭一種對搜索引擎的補充,讓人們獲得“結論”,而不是“分析”,一切的分析都藏在勝率之後。
那麼未來Polymarket預測市場發展如何呢?Polymarket預測市場會持續高漲嗎?下面腳本之傢小編給大傢分享最新的Polymarket預測市場未來走勢!
預測市場是什麼?
預測市場是一種交易市場,和一般性的下 註平臺相比,預測市場主要聚焦於「事件」,用戶可以在上面對「未來事件的結果」進行買賣「合約」,本質是一個二元期權市場,贏傢根據比例,從輸傢的投註金額中獲取利益,輸傢則損失所有本金。
用戶通過買賣合約,實際上是在「下 註」他們認為某個事件的可能性,因此合約的價格反映瞭市場對事件發生概率的看法。
預測市場的目標是通過眾多用戶的交易行為,來發揮集體智慧的作用,進而反應對事件發生概率的準確評估。例如,如果“特朗 普當選美國總統”的事件合約價格是 60 元,那麼意味著市場認為這有 60% 的概率會發生。
拆解當下最火的預測市場 Polymarket
Polymarket 是建立在 Polygon 上的預測市場,允許用戶直接通過 Moonpay 使用傳統支付方式購買 USDC 進行投註,無需綁定錢包等復雜操作,使用時也不涉及 Gas、簽名等概念,對非 Web3 用戶友好。
目前 Polymarket 的數據表現良好, 7 月投註量達到 3.87 億美金,日交易量達數百萬美金,僅美國總統人選歸屬這一個事件就有超過 5.5 億美金的未結算合約,同時根據 Dune 上面的數據顯示,Polymarket 的活躍用戶數今年也一直持續增長,最高周活超過 2.3 w 人。目前 Polymarket 已經成為總統選舉民 意的重要參考,甚至特 朗普本人也多次轉發他在 Polymarket 上勝率領先的數據。
Polymarket 的崛起離不開一些天時地利,如:
1)足夠多的優質事件: 2024 年始終話題不斷,從比特幣和以太坊的 ETF、到美國大選、奧運會等
2)加密市場和政策、監管、經濟的關聯更緊密:在過去一兩年中,導致加密市場價格波動最大的因素,往往並非加密本身的發展狀況,而是外部宏觀因素的變化,這也引導更多 Crypto Native 的用戶和資金關註宏觀變化,關註預測市場,因為預測市場給許多宏觀因素話題提供瞭簡單的“結論”。
3)基建更完善: 19 年預測市場概念大火時,托管錢包、出入金服務、公鏈都不完善,限制瞭用戶進入。在當時很多預測市場都建立在以太坊上,充值困難、無法下 註等問題時常發生。
除瞭天時地利外,Polymarket 也在產品層面相比前幾個周期的預測市場進行瞭許多優化
過去的預測市場通常有以下痛點:
-
進入門檻過高,基礎設施不完善,需要瞭解錢包的使用等概念
-
產品復雜難以理解,預測市場是賭場、期權等模式的集合,容易設計的過於復雜
-
流動性和對手盤不足
-
事件創建在自由度和有明確的標準之間很難平衡
-
監管風險,預測市場自古有之,但從古至今始終受到中心化權利的限制
-
…
雖然 Polymarket 也沒能完全解決上述問題,但仍針對這些痛點進行瞭一定程度的創新或優化
1)盡量做好產品 UIUX 優化,降低使用門檻
我們可以通過搜集到瞭一些資料圖來對比幾年前 Polymarket 的用戶體驗和今天的用戶體驗。
對比 Polymarket 的 Beta 版本和目前的版本,就會發現現在的 Polymarket 使用更簡單,路徑更流暢。比如,目前首頁直接收錄瞭平臺內所有最熱門的“事件”,用戶可以直接下單,無需進入二級頁面;同時,用戶的參與邏輯圍繞“投入多少 預期回報”,而不是每一註的“成本”;每一註勝出的概率、預期的收益、池子的大小等下單前可能需要參考的數據也被充分展示。平臺還支持完全使用 Web2 的註冊和支付方式來創建錢包和入金,使用時也無需理解區塊鏈和 Gas 的概念。
2)放棄機制創新,通過激勵提供流動性
在某些意義上,預測交易和 NFT 市場非常相似,任何一個事件都可以在任何一個預測平臺進行交易,可以說流動性是影響用戶選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為足夠的流動性不光可以讓用戶從正確預測事件的結果中獲利,還可以從市場對於事件判斷的波動中獲利。
Polymarket 使用訂單簿的方式作為主流結算方式,做市商可以通過下限價單的方式提供流動性來獲得獎勵,掛單價越接近市場價格,則獎勵越多。這套模式聽起來是不是很像 Blur?事實上,Polymarket 用戶持有的所有倉位,都是 ERC 1155 的形式,不過這套流動性激勵的靈感其實來源於 dYdX。
3)盡可能提高內容供給以及去中心化結算
在 Polymarket 的社區內有一組專門的頻道,用於讓社區成員提供事件的建議,讓團隊可以始終對全世界的各種事件保持關註,來保證平臺內容供給的持續性。同時采用瞭 UMA 的預言機來去中心化地解決事件的結算問題。而豐富的事件供給是保證平臺長期存活的基礎,因為美國大選、奧運會等熱門事件不常有,且“事件”本身是“內容”而不是“玩法”,無法像諸如“老 虎 機”“百傢 樂”等可以長期存在,因此能否持續快速提供可消費的內容將直接影響用戶的留存。
從這些方面,Polymarket 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瞭過往的 Crypto 交易市場面臨的一些問題,為其爆發打下瞭基礎;除瞭產品外,Polymarket 還投入瞭大量資金用戶營銷,包括 Reddit 頻道和 WallStreetBets 等。
縱使 Polymarket 做瞭這麼多,其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未來預測市場的革新可能也會從這些方面著手:
1)流動性不足會是長期問題
事件最終會有明確的結果,並不是完全可操縱的,對事件做市依賴對事件本身的理解。如果隻是為瞭激勵,盲目做市則很可能會導致虧損,預測市場對流動性提供者的要求,和其他市場並不一樣。
2)Token Utility 難以設計
因為下 註必須使用穩定幣,否則票據價值會波動,影響預測結果。因此代幣設計時,要為代幣賦能將其融入平臺核心玩法中就會較為困難,如果平臺代幣僅僅作為治理代幣或者流動性激勵,則可能會面臨代幣價格持續下跌反過來影響平臺流量的局面。
3)轉化率低,獲客難
預測市場這個品類目前看起來轉化率並不高。下圖左側是 Polymarket 網站的流量變化, 7 月最高的單日獨立訪問用戶數有接近 20 萬人,但是 7 月最高周活躍用戶數才 20000 人;除瞭訪問到新增的轉化率低外,新增到交易的轉化率同樣不高, 5 月活躍用戶成倍增長,但是交易量並沒對應提升從側面說明瞭這一點。我們推測預測市場參與門檻高、玩法接近菠菜等可能是潛在原因。
4)離去中心化、公正仍有距離
Polymarket 目前為瞭公正,采用瞭基於去中心化預言機 UMA 的結算機制,UMA 則基於代幣投票解決爭議,確認事件的結果,這就存在一定的中心化風險,隻能做到相對的公平。一次有名的爭議事件是關於 ETH ETF 是否能在通過,最終社區並沒有提前預料到當時隻批準瞭 19 b-4 表格,而不包括 S-1 ,最終在 UMA 機制下一致認為 19 b-4 也算作通過。而由於事件通常都是鏈下的,有時並不具備明確的結算點,這樣類似的事件將會反復出現。
5)事件博弈不是純粹的 Gambling,提高非選舉相關事件的參與度很困難
數據表明,截止 7 月底,今年 Polymarket 上選舉相關的事件交易量占到瞭平臺交易量的 61.63% ,且最近這個比例在隨著新用戶的湧入不斷升高,最高達到瞭 82% 左右,而在 5 月之前,平臺選舉相關事件交易量在 50% 左右,這可能意味著大量新用戶都專註於選舉相關事件。
我們認為這背後的核心原因是事件預測難度高,導致參與門檻高,參與事件博弈甚至可能難過 MEME 炒作,因為事件博弈不是純粹的 Gambling。一方面,像體育、電子競技等穩定成熟的領域已經有瞭太多競爭者和固定受眾,預測市場在爭奪這部分用戶時沒有優勢;另一方面在體育、大選之外的事件又常常“隔行如隔山”的現象,加大的用戶的參與難度。
美國大選後熱度下降是必然,但平臺具備長期粘性,本輪的爆火留下瞭積累
考慮到最近選舉相關的事件交易量,最高可以占到整個平臺所有事件交易量的 80% 左右,在美國大選結束後,預測市場熱度下降幾乎是必然,但即便如此,預測市場也絕不是曇花一現,這個品類仍將在不斷解決上述問題的過程中繼續發展,原因如下:
1)預測市場有堅實的用戶基礎歷史。預測市場其實並不新鮮,最早的現代形式起源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 Iowa 電子市場(愛荷華電子市場),用於預測美國總統選舉。隨後,預測市場逐漸引起學術界和商界的興趣,被應用於金融、商業決策和公共政策等領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線預測市場如 Intrade 和 PredictIt 變得越來越普及,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類似平臺,隻是,受限於監管問題,這些平臺普遍要麼關停,要麼隻能使用沒有價值的積分下 註,無法發揮其最大潛力。隨著 Crypto 版本的預測市場逐漸完善,預測市場的黃金時代勢必會到來。
2)大選會結束,但是政治話題不會結束。因此,雖然事件的關註度會降低,但是事件的供給絕不會是問題,而 Polymarket 等預測市場也正是這樣在一次次的周期中走來。另一方面,世界在不穩定中前進,地緣沖突、經濟危機等都在牽動人們的神經,動蕩的、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對於“結論”的需求,會讓預測市場始終有一定的流量。
3)用戶粘性在變強, 15% – 25% 的用戶被轉化為長期用戶。從 2023 年 Q3 開始,新用戶的長期留存就有瞭顯著的上升,說明在爆火前產品邏輯已經得到瞭驗證;此外,隨著大量新用戶的湧入, 用戶平均完成的交易數量並沒有下降,在 7 月甚至有上升的趨勢,這也側面可以表明平臺新用戶留存率和參與程度高,沒有因為新用戶比例上升拉低整體用戶的平均交易數量。
預測市場值得長期關註,在我們看來,基於 Crypto 的預測市場仍然有三大潛力未被充分挖掘:
1)人人都可以創建事件並有充沛的流動性:Dragonfly 的 Schmidt 曾說“Polymarket 最終的秘密武器在於,該平臺將允許生態系統參與者自主創建新的押註,傳統金融領域的競爭對手很難復制這一模式。這就像是 YouTube 之於電視。”,截止目前這一點還沒有在 Polymarket 上被完全實施,期待有一個能把事件創建和流動性提供的矛盾結合的很好的平臺出現,或許,還要等到 AI 的介入。
2)萬物皆可預測的媒體。預測市場仍然受到倫理和政策的限制。2023 年 6 月,一條關於泰坦潛水器失蹤的推特病毒式地傳播,而 Polymarket 上用戶就失蹤潛艇是否會“在 6 月 23 日前被找到”下 註超過 30 萬美元。這引發人們對於預測市場的牟利性質從倫理角度的批判,“利用死亡賺錢”的攻擊讓 Polymarket 不得不做出回應並澄清。這種無形的倫理壓力會限制事件的創建,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把“牟利”視為對群體智慧調用的費用,對於預測市場能夠容納的話題范圍就會寬容許多。預測市場有潛力成為提供最豐富的主題內容,甚至進化為新的社交媒體,讓討論和預測在一處發生。
3)作為搜索引擎的補充,預測市場提供瞭信息爆炸時代最需要的“結論”。許多預測市場的推崇者會說,預測市場將提供人們需要的“真相”,但是這種說法有些過於誇大預測市場的作用,因為集體智慧離“真相”仍然相去甚遠。但是預測市場仍然可以提供一種重要的東西,即“結論”。在我們看來,“勝率”是和“K 線”類似的東西,其隻提供數字,卻將一切的分析都蘊含其中,是群體智慧的結晶,很多時候,這樣一個帶有概率的明確的結論,已經足夠輔助人們下判斷。
Polymarket 爆火的其他啟示
預測市場的終局仍未到來,Polymarket 能否成為最後的贏傢尚未可知,但其發展歷程仍然可以給予市場參與者很多啟示,比如:
-
關註應用,基礎設施的不完美已經越來越不能作為沒有優秀加密應用的借口:過去的預測市場們的確曾受限於以太坊的價格和性能,但如今替代品已經足夠多,Polymarket 甚至建立在 Polygon 這種上一代擴容方案之上。因此即使目前的基建可能仍不能滿足幾千萬日活用戶的需求,但也足夠創建能在小范圍用戶中進行需求驗證的優秀消費者產品
-
降低門檻的基建已經基本夠用,無論是法幣兌換、郵箱註冊還是無 Gas 交互,該放眼 Crypto 之外的用戶瞭
-
或許不著急放眼全球市場,或許可以先專註在某一個市場驗證產品需求:Polymarket 在美國被禁止前 , 80% 以上的用戶和流量都來源於美國,Crypto 的開放性容易讓創業者們上來就放眼“全球用戶”,但最終創業公司的人力限制容易讓推廣目標變成瞭“全球的鏈上用戶”,這一用戶規模多年缺少增加,需求較為單一,利益導向的群體,從而進入極其激烈的存量競爭
-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決定好融資新聞披露的時機,獲取註意力的機會有限,在產品準備好之前低調發育
本文內容僅用於信息分享,不對任何經營與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區法律法規,不參與任何非法金融行為。不為任何虛擬貨幣、數字藏品相關的發行、交易與融資等提供交易入口、指引、發行渠道引導等。
以上就是腳本之傢小編給大傢分享的Polymarket預測市場未來發展如何?Polymarket全面解讀的詳細介紹瞭,希望大傢喜歡!
原创文章,作者:fan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bi.net/btc/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