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瞭解跨鏈橋不香瞭嗎?Orbiter 為何要做 L2?

既然跨鏈橋的「生意模式」還不錯,為何還要野心勃勃搞 layer2 鏈呢?

一文瞭解跨鏈橋不香瞭嗎?Orbiter 為何要做 L2?

我來試著解讀下:

1)自打以太坊定瞭 rollup-centric 的 layer2 擴展大戰略後,「跨鏈橋」作為連接各個 layer2 消息通信和資產互通的關鍵組件服務,就成瞭重中之重。

但由於以太坊定義的原始跨鏈路徑基本為,L2——>L1——>L2,再加上 OP-Rollup 存在的 7 天挑戰期時間窗口,若 A layer2 鏈要往 B layer2 鏈轉一筆資產,除瞭 2 筆較大的主網和 layer2 之間的跨鏈 Gas 費要承擔外,還有較長時間的資金鎖定時間成本。

如此這般,使得大部分 layer2 之間的資產跨鏈,要麼依賴中心化 CEX 的提幣中心化解決方案,要麼就如 Orbiter、Hop Protocol、Wormhole 等鏈上第三方跨鏈橋協議。

這正是為何,報告中所說 Orbiter Finance 能在這一輪 layer2 擴張中保持領先的關鍵,按照數據披露,其市場占有率大致為 40%,且引起獨特的 Maker 機制,一傢幾乎獨占瞭跨鏈橋市場 70% 的利潤。這些數據能側面印證 Orbiter 在跨鏈橋賽道的成功之處。

2)但坎昆升級後,layer2 市場一度呈百花齊放的局面,以 OP-Rollup 和 ZK-Rollup 為主的兩大陣營持續縱向擴張,不停推進自己的技術棧和生態系統,比如,OP Stack 就在其基礎上發展瞭包括 Base 等在內的數十條新 layer2 作為其 Superchain 大戰略的一份子。

然而,無論是 OP Stack 還是 ZK Stack 都在埋頭發展各自所屬的封閉生態,雖然羽翼逐漸豐滿,但越來越呈現諸侯割據式的發展態勢,這導致 layer2 流動性的進一步分散和用戶體驗的始終割裂。

此種情況下, @VitalikButerin 多次出來呼籲希望 layer2 能夠提升可交互操作性,並推出瞭 Helios 輕客戶端來加速 layer2 之間的去信任化和互操作性。而且還有諸多包括 @ParticleNtwrk、 @ProjectZKM 等鏈抽象和 ZK 技術服務方也都通過第三方可交互操作層的介入,來幫助以太坊 layer2 生態統一流動性。

這意味著,以太坊 layer2 大生態的 Endgame 一定會構建一致的可交互操作層,也就說,如果 Orbiter 等跨鏈橋如果滿足於當前的「生意模式」,最終可能會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3)因此,不難理解 Orbiter 為何要變被動為主動,推出 Vizing layer2 擴展方案,以專供 layer2 多鏈之間實現安全、低成本的資產無縫交互。

正如上文所言,其他 layer2 都是諸侯割據發展策略,而擺在 Vizing 面前恐怕隻有「連橫」策略一條路可以走瞭。為此,Vizing 鏈主要構建瞭三大核心特性:

1、Vizing Account Abstraction (VAA):讓用戶能用單一賬戶管理多個 Layer2 網絡,大幅簡化用戶體驗,類似於鏈抽象服務提供的賬戶統一抽象服務;

2、Vizing Environment Layer (VEL):為開發者提供統一的跨鏈開發環境,降低生態建設門檻,相當於一種統一跨鏈通信標準,先統一好標準,再推進生態發展;

3、Rollup 之間的跨鏈信息通信:減少對以太坊 L1 的依賴,要適配各個不同的 layer2 Rollup 鏈,用統一標準化的接口和它們進行信息傳遞互通,繼而為高效、去中心化的 layer2 間資產互通提供條件;

以上就是跨鏈橋不香瞭嗎?Orbiter 為何要做 L2?的詳細內容,更多關於layer2 市場一度呈百花齊放的局面的資料請關註腳本之傢其它相關文章!

原创文章,作者:fan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nbi.net/btc/19985

Like (0)
fanbifanbi
Previous 2025年3月7日 上午9:59
Next 2025年3月21日 下午2:22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