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Pi幣已實現部分場景的消費應用——但目前僅限社區運營的小型市場及試點項目內流通使用。
作為“平民加密貨幣”的代表,Pi采用去中心化模式運作,無需GPU礦機或支付Gas費。但自2021年封閉主網上線五年後,那個價值百萬美元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2025年Pi幣到底能不能真正買到東西?
讓我們深入探究Pi網絡的實際應用現狀,解答所有Pi礦工和加密觀察者心中的疑問:Pi幣究竟是具有真實使用價值,還是依然停留在理論階段?
Pi幣真的能用來購物嗎?一探究竟!
關鍵要點
- Pi幣終於在2025年2月開放主網上線,結束瞭多年的封閉測試階段,開啟瞭真實應用場景。
- 目前Pi幣已實現消費功能,但主要局限於P2P社區和完成KYC認證的Pi應用內——距離主流普及仍有距離。
- 雖然Pi已在OKX、Bitget和MEXC等多傢中心化交易所上線交易,但即便有200多萬用戶聯名請 願,幣安至今仍未將其列入交易對。
- 商戶接受度正在緩慢增長,目前主要在區域性市場和基於App的生態系統中實現Pi幣的商品服務兌換。
Pi幣究竟是什麼?2025年引發關註的原因何在?
由斯坦福大學三位博士Nicolas Kokkalis、Chengdiao Fan和Vincent McPhillip於2019年3月創立,Pi網絡旨在解決加密貨幣的核心難題之一:可及性。
與需要專業礦機才能挖礦的比特幣或以太坊不同,Pi幣設計為可直接通過智能手機挖取,且不會過度消耗電量或流量。其核心理念?讓加密貨幣的獲取觸手可及
Pi Network憑借其獨特的邀請制挖礦機制迅速崛起,成功打造出一個極具排他性和社交傳播屬性的生態系統。截至2021年,該應用的活躍用戶(被稱為"先鋒")已突破2000萬大關。據最新統計,到2023年底用戶規模更是攀升至4700萬,使其躋身全球最大規模的預主網加密貨幣社區之列。
以下是項目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2019年3月:Pi Network在Android和iOS平臺發佈應用測試版。
- 2020–2021年:通過用戶推薦體系實現快速增長;Pi進入測試網階段。
- 2021年12月:封閉主網正式啟動;Pi交易僅限生態系統內進行。
- 2022–2024年:超百個Pi應用程序在封閉經濟環境中進行測試。
- 2025年2月:Pi Network正式開放主網,實現與外部區塊鏈世界的互通。
這次備受矚目的主網啟動為Pi(PI)幣進軍中心化交易所(CEXs)及拓展生態系統外應用開辟瞭新途徑——標志著項目向實現日常支付的數字貨幣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從一個充滿理想的校園項目到發展成為下載量最高的加密應用之一,Pi Network的發展軌跡令人矚目。如今,隨著技術基礎設施的完善和交易功能的開放,一個關鍵問題浮出水面:Pi幣是否真正具備實際支付功能?
你知道嗎?超過200萬用戶投票支持幣安上架Pi幣,然而幣安方面始終未作回應。即便Pi Network擁有4700萬用戶基礎且已完成主網部署,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仍保持觀望態度。有觀點認為這與去中心化程度不足有關,也有人指出這可能源於其受控的KYC部署模式。無論如何,這一現象表明,即便在加密貨幣領域,龐大的用戶基礎也未必能撼動行業門檻。
2025年Pi幣的交易渠道
隨著Pi Network於2025年2月開放主網,Pi幣已在多傢加密貨幣交易所開通交易。截至2025年4月,支持Pi幣交易的主要平臺包括:
- OKX(官方註冊)(官方下載):率先上架PI的交易所之一,提供PI/USDT等交易對。
- Bitget(官方註冊)(官方下載):支持PI交易,具備充足的流動性和便捷的用戶界面。
- MEXC:早期支持平臺之一,開通PI交易對。
- BitMart:支持PI交易,部分上市形式可能為IOU。
- HTX(原Huobi)(官方註冊)(官方下載):已上線PI,采用IOU形式。
盡管獲得超200萬用戶投票支持,截至2025年4月,幣安仍未將Pi幣納入交易名單。區塊鏈兼容性、透明度以及監管合規等因素被認為是其持續觀望的主要原因。
你知道嗎?目前多個交易所上線的Pi幣實際為IOU形式,這並非真實交易。這些"債權憑證"式代幣僅作為投機性質的占位符,並未獲得主網Pi的支持,這意味著用戶無法在Pi Network生態系統內提取或使用這些代幣。這就像是在電影正式上映前預售的電影票。建議投資者在交易時務必核實所購買的是實際的PI代幣還是僅具備承諾性質的憑證。
你實際上可以用Pi幣購買什麼?
這裡才開始展現出Pi幣的實際應用場景。盡管目前還無法用Pi幣購買特斯拉汽車,但Pi社區已經記錄瞭以下幾類實際交易案例:
- T恤衫、馬克杯和手機周邊配件
- 自由職業平面設計服務
- 基礎電子產品和數碼配件
- 餐飲食品和本地餐廳消費(在Pi線下活動中)
- 手工藝品和收藏品
那麼,現存的問題是什麼?大部分交易都是通過社交媒體群組、Telegram群聊或Pi生態系統內部應用(如Pi瀏覽器和Pi聊天)進行的。這些平臺實際上充當瞭非正式的交易市場,主要依靠用戶間的信任和聲譽機制運作,而非正規的托管交易系統。
因此,雖然Pi幣尚未在主流零售環境中大規模應用,但它確實在發揮著實際作用——以一種自下而上、社區驅動的方式。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個具有加密貨幣特色的以物易物交易系統,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支付網絡體系。至少目前階段是如此。
Pi Network商傢列表——是事實還是虛構?
如果你期望通過Google搜索“接受Pi幣支付的商傢”來找到理想的零售商名單,恐怕會感到失望。
目前並不存在一個官方認證的Pi Network商傢目錄來確認哪些商傢支持Pi幣支付。相反,Pi幣的采用呈現出高度本地化和草根性特征。例如,印尼的某些Pi幣先驅者可能用Pi幣購買食品,而越南的另一群用戶則用其支付手機流量套餐。這些應用場景難以追蹤、規范化或驗證。
商傢采用率雖處於起步階段——但正在逐步發展其動能。
隨著Pi Network開放主網的上線,當前的討論重點已從Pi是否能夠與更廣泛的加密生態系統接軌,轉向如何加快推進真實商傢和應用場景的落地。
一個極具前景的發展趨勢是支持KYC(瞭解你的客戶)驗證的Pi應用程序的興起,這類平臺要求用戶和企業在參與Pi經濟活動前完成身份認證。這一信任機制的建立有助於Pi Network構建更規范的商業環境,增強商傢接受Pi幣支付的信心。
在開放主網啟動後的數月內,Pi Network的開發團隊和社區重點關註實體經濟的整合工作,具體包括:
- 尼日利亞、越南、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傢的本地企業開始接受Pi幣作為支付方式
- Pi Chain Mall等數字商城平臺正在推動Pi幣數字商務的發展
- 第三方集成機構正在積極測試將Pi網絡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跨鏈橋以及非同質化代幣(NFT)平臺的互聯互通。
- Pi瀏覽器和Pi應用程序為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開發者提供瞭基於主網Pi構建創新支付功能的平臺。
在測試網階段,已有超過100個Pi應用程序成功部署,加之擁有經過KYC認證的全球用戶基礎,Pi網絡現已具備發展真實可持續經濟生態的完整工具鏈。其未來發展方向——是否能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網絡,抑或僅停留在小眾支付層面,這將取決於社區的後續建設。
值得註意的是,通過經KYC認證的Pi應用程序吸引商傢入駐的趨勢持續上升,這預示著一種循序漸進但具有擴展潛力的采用模式。
隨著開放主網的正式啟動,Pi網絡計劃推出集成化的DeFi協議、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以及NFT交易市場。若這些生態整合順利完成,Pi有望突破現有邊界,開啟更多實質性應用場景。
你知道嗎?據報道,在2025年PiFest期間,全球超過180萬用戶在58,000個活躍商戶間進行瞭Pi幣交易。這一裡程碑事件充分展示瞭Pi網絡在現實應用場景中的持續滲透,以及其推動日常商業發展的潛在價值。
Pi幣是否已做好服務現實支付的準備?
客觀而言:目前Pi幣尚未達到挑戰Visa的水平。它還不足以支撐全球商業運轉,甚至難以在薩爾瓦多與比特幣(BTC)展開競爭。然而,它作為一個創新試驗平臺,展示瞭一種由社區信任驅動、而非機構背書的加密支付新模式。
- 建議將其視作一個升級版的本地化"加密貨幣易貨系統",而非通用支付工具。
- 如果Pi網絡能夠順利啟動開放主網、擴大商戶覆蓋范圍,並建立可靠的合規機制和流動性支持,2025年可能成為Pi從實驗項目向真正市場競爭者轉型的關鍵節點。
核心問題:Pi幣目前是否可用於實際支付?
答案是肯定的——但存在限制。
Pi幣的使用場景目前僅限於特定的點對點(P2P)市場、社區驅動的商鋪或Pi先鋒主導的試點項目。大部分交易仍局限於封閉網絡內,尚未實現規模化的商業集成。
這是否構成實質性問題?
或許不然。回顧比特幣發展初期,同樣經歷過實驗性、小眾化的階段,往往被市場忽視。
彼時,用比特幣(BTC)購買披薩被視為顛覆性創新。而今,BTC已躋身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資組合和企業資產儲備。
Pi網絡能否實現突破性發展抑或淡出市場,關鍵取決於兩個因素:監管政策的明確性,以及網絡能否突破現有社區藩籬實現規模化擴張。
無論是支持者還是質疑者都必須承認:Pi網絡經濟體系的現實世界驗證才剛剛開始——全球市場正密切關註其發展
到此這篇關於Pi幣真的能用來購物嗎?一探究竟!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Pi幣問題解析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傢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腳本之傢!
原创文章,作者:fan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nbi.net/btc/3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