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

目錄
  • Monad生態系統全面解析
  • Monad與以太坊生態系統對比:擴展相同的堆棧
  • Monad與Solana生態系統對比:熟悉的並行性
  • Monad與Sui生態系統對比:並行執行的不同視角
  • 生態系統因素:引導流動性和社區
  • Monad生態前景綜合分析

隨著區塊鏈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Layer1 的競爭依然激烈。最初的智能合約平臺以太坊在總鎖定價值 (TVL) 和開發者心率方面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然而,Solana 和 Sui 等較新的 Layer 1 正在開拓創新架構,以增強可擴展性和性能。Monad最近大膽宣稱,它將實現與以太坊的兼容性,同時大幅降低吞吐量和延遲。

本文將為大傢詳細分析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中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的全面對比,大傢可以參考一下,哪個是最有潛力的區塊鏈生態系統。

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

Monad生態系統全面解析

Monad將自己定位為支持完全 EVM 兼容性的高性能 Layer 1 區塊鏈。其最顯著的特點在於並行樂觀執行,這是一種將並行事務處理與確定性重排序以及對事務獨立性的樂觀假設相結合的技術。 

Monad 聲稱能夠實現 10,000 TPS 和 1 秒的出塊時間,同時保持與以太坊字節碼的完全兼容。這與基於 EVM 的傳統區塊鏈(這些區塊鏈以串行方式處理交易)有著顯著的不同。該協議作為主 權 L1 運行,並且與以太坊保持同等水平,這與繼承瞭以太坊安全性但依賴於共享數據可用性層的 Rollup 不同。

該協議的關鍵創新之一是將共識與執行解耦,允許在最終排序之前對交易進行推測性執行。此功能通過一種稱為“推測性並發”的方法實現,該方法確保不沖突的交易能夠以可預測的方式重新排序。截至 2025 年 7 月,Monad 仍處於測試網階段,其主網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上線。

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

Monad與以太坊生態系統對比:擴展相同的堆棧

Monad 專為以太坊開發者打造,提供完整的 Solidity 和字節碼兼容性,同時解決瞭以太坊架構的性能限制。與以太坊不同,由於 EVM 固有的限制,即使在 Rollup 中,以太坊也會串行處理交易。Monad 將執行與共識分離,從而支持樂觀並行執行,從而顯著提高吞吐量。它利用超標量流水線和高級調度技術,實現瞭 1 秒的出塊時間,將自己定位為一條高性能、與 EVM 相當的區塊鏈,無需 Layer-2 堆棧。

這一架構上的飛躍意味著開發者無需修改任何代碼即可在 Monad 上部署現有的 Solidity 合約,從而為多鏈擴展提供瞭一條順暢的路徑。像 Aave 這樣的實時 DeFi 應用可以受益於更快的最終確定性、更低的延遲和更低的費用,從而顯著提升用戶體驗。

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

然而,盡管 Monad 在執行層性能方面表現出色,但它尚未達到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成熟度水平。以太坊的驗證器集超過 100 萬,並由多年久經考驗的基礎設施提供支持。相比之下,Monad 的驗證器網絡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從理念上講,以太坊專註於模塊化、通過 Danksharding 實現的數據可用性以及最大的彈性,而 Monad 則優先考慮執行速度和 EVM 兼容性,這反映瞭兩種不同的區塊鏈可擴展性和去中心化方法。

Monad與Solana生態系統對比:熟悉的並行性

Solana 和 Monad 都追求高性能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但它們在執行和開發者體驗方面采取瞭截然不同的方法。Solana 采用名為 Sealevel 的自定義運行時,通過分析讀/寫訪問模式實現大規模並行執行。這種設計已被證明具有高性能,使 Solana 每秒能夠處理數千筆交易。然而,這也帶來瞭復雜性的代價:開發者必須使用 Rust 或 C 語言編寫智能合約,管理明確的賬戶處理,並適應非 EVM 環境。此外,Solana 的高吞吐量需要專門的驗證器硬件,盡管其驗證器集成員超過 2,000 名,但在權益方面仍然高度集中,這引發瞭人們對去中心化程度的擔憂。

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

相比之下,Monad 保留瞭與 EVM 的完全兼容性,允許開發者使用 Solidity 和現有的以太坊工具,而無需重寫代碼。它引入瞭確定性樂觀並行性,實現瞭與 Solana 類似的高吞吐量,而無需開發者手動管理賬戶沖突。此功能帶來瞭一個關鍵優勢:將 Solana 級別的性能與以太坊的可組合性、開發者熟悉度和工具生態系統相結合。

如果 Monad 的早期測試網指標(10,000 TPS、1 秒確定性和低計算開銷)在主網條件下能夠持續發展,那麼對於那些希望在不放棄 EVM 堆棧的情況下獲得高性能的開發者來說,它可能會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然而,Solana 仍然受益於更成熟的生態系統、更深厚的流動性和久經考驗的基礎設施,而這些對於任何試圖搶占市場份額的 Layer 1 來說仍然是重大障礙。

Monad與Sui生態系統對比:並行執行的不同視角

Sui 和 Aptos 是新興的“並行” Move 語言 L1 節點,並宣稱其性能強勁(約 10 萬+ TPS,約 100 毫秒的最終確定性)。這些鏈在設計上實現瞭並發性(交易綁定到獨立對象)。然而,它們都沒有使用 EVM:開發者必須使用 Move 語言重寫。相比之下,Monad 為以太坊世界帶來瞭類似的並行性。例如,Aptos Labs 宣稱其交易端到端延遲始終保持在亞秒級,而 Sui 和 Aptos 都使用拜占庭容錯 (BFT) 變體,在約 1 秒內完成最終確定。Monad 實現瞭類似的最終確定性,但使用的是以太坊工具。

Monad 和 Sui 都優先考慮並行執行以擴展區塊鏈性能,但它們的架構理念和開發者體驗截然不同。Sui 引入瞭一種由 Move 編程語言驅動的全新基於對象的執行模型,該模型允許基於所有權規則和對象引用並行處理交易。該模型在遊戲或微資產轉移等交易模式簡單且頻率較高的場景中表現出色。然而,Sui 的系統要求開發者采用全新的范式,包括嚴格的可組合性規則以及對 Move 的完全重寫,這限制瞭其與現有以太坊應用程序的兼容性。

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

另一方面,Monad 保留瞭與 EVM 的完全兼容性,同時通過推測調度和確定性重排序實現瞭並行性。開發者無需修改代碼即可繼續使用 Solidity 和標準以太坊工具,從而獲得性能提升(例如高達 10,000 TPS 和 1 秒確定性),而無需像 Sui 那樣學習或進行架構更改。這使得 Monad 更容易被以太坊原生團隊所接受,他們希望擴展復雜的 DeFi 協議,例如 AMM、借貸市場和套利平臺,因為這些協議中跨合約的可組合性和共享狀態至關重要。

本質上,Sui 提供瞭尖端的性能,尤其是在簡單、高吞吐量的用例中,而 Monad 則為 EVM 開發者提供瞭更平滑的過渡路徑,並更好地支持 DeFi 復雜、可組合的邏輯。長期采用將取決於工具、生態系統的成熟度以及各自領域的實際壓力測試。

其他高速 L1 層(NEAR、Avalanche 等)也以犧牲 EVM 兼容性來換取吞吐量。NEAR 和 Avalanche 可以在不到 1 秒的最終確定性下實現數百 TPS,但在以太坊字節碼上均無法達到 10000 TPS。Arbitrum 和 Optimism(L2 層)是 EVM 原生的,但依賴於以太坊 L1 的最終確定性,鏈上 TPS 僅為 50-100。

總而言之,Monad 占據著一個獨特的市場:它尋求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實現 Solana 級別的擴展性。它提供數千 TPS 和約 0.5-1 秒的確認時間(類似於 Solana/Sui/Aptos),但無需分叉到新的虛擬機。這種組合可能使其在吸引那些在 Layer-1 上達到性能極限的以太坊 dApp 方面具有優勢。

生態系統因素:引導流動性和社區

Monad 仍處於早期階段,其測試網吸引瞭性能基準測試的興趣,但自然開發者活動有限。其競爭力取決於生態系統的引導——吸引 DeFi 協議、穩定幣、預言機和錢包。Solana 和 Sui 受益於多年的業務發展、基金會撥款以及風險投資對種子項目和引導流動性的支持。

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

此外,Monad 必須在現實世界的攻擊面下證明其安全性假設。並行樂觀執行會引入交易排序和狀態同步的復雜性,這可能會導致邊緣情況錯誤或漏洞利用向量。在 DeFi 項目投入大量資金之前,形式化驗證、審計和對抗性測試至關重要。

如果 Monad 能夠培養出高性能且安全的開發者體驗,它可能會成為諸如永續合約、高頻交易機器人或支持閃電貸的協議等延遲敏感型應用的首選 L1 方案。它的挑戰在於如何避免重蹈過去“快速 L1”的覆轍,即雖然擴展瞭性能,但未能構建可持續的生態系統。

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

Monad生態前景綜合分析

Monad 以一個大膽的前提進入 Layer1 領域——匹配以太坊的合約邏輯,同時顯著提升性能。其推測並行執行和 EVM 等效性的方法,在以太坊的模塊化和 Solana 的單片性能之間,提供瞭一個引人註目的中間地帶。相比以太坊,它提供瞭速度優勢;相比 Solana,它提供瞭兼容性優勢;同時,相比 Sui,它提供瞭熟悉度優勢。

然而,執行力才是關鍵。如果 Monad 能夠在實際使用中驗證其測試網聲明,贏得開發者的信任,並推出一個具有足夠去中心化、功能強大的主網,它就能在 Layer-1 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目前,它仍然是最受關註的新鏈之一,有潛力連接兩個世界:並行性的強大功能和 EVM 的普遍性。

以上就是Layer1區塊鏈生態系統:Monad與Sui、Solana、以太坊前景對比分析的詳細內容,更多關於Monad與其他L1的比較分析的資料請關註腳本之傢其它相關文章!

原创文章,作者:fan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nbi.net/btc/42270

Like (0)
fanbifanbi
Previous 2025年8月1日 上午9:16
Next 2025年8月1日 上午9:18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