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企業如何合規上鏈發行RWA資產,香港/新加坡真實案例分析!

內地企業如何合規上鏈發行RWA資產,香港/新加坡真實案例分析!

內地企業如何合規上鏈發行RWA資產,香港/新加坡真實案例分析!

不知道大傢發現沒有,今年開始RWA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而且大量的資本已經陸續進場

內地企業如何合規上鏈發行RWA資產,香港/新加坡真實案例分析!

那麼為什麼RWA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

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通過區塊鏈技術將不動產、供應鏈金融、綠色能源等資產轉化為鏈上通證,實現全球化流通與融資。

據摩根士丹利預測,2030年全球RWA市場規模將突破16萬億美元,成為企業盤活存量資產、降低融資成本的核心工具。

對於內地企業而言,RWA不僅是合規跨境融資的“新通道”,更是搶占ESG(綠色金融)和數字經濟紅利的戰略選擇。

RWA核心是把真實資產用代幣化方式來進行確權與分割交易。把資產可以切割為眾多的一串串數字代碼,增加資產認購人的數量,減少每個人認購出資的金額,提高資產的流通性。

一,內地企業需要瞭解RWA的核心是什麼?

RWA現階段處於早期摸索階段,沒有得到全市場的普及,目前從市場成功發行的案例來看,企業融資也呈現瞭不同效果:

有通過發行RWA募集境內法定貨幣,有通過發行RWA募集到境外主 權信用法定貨幣(港元,美元等)有通過發行RWA募集到公鏈上加密資產(比特幣,以太坊等)

現階段大陸地區對RWA的探索也出現瞭新的研究與方向

有通過發行RWA錨定的是文化IP資產,其本質是一種數字權益通證,剝離投資分紅的金融屬性。

持有該通證(代幣)可以享受某種權益。通過把代幣化權益,和消費者持有者形成價值共識。

為品牌ip賦能。

有通過發行RWA錨定的是公司的股權或者經營流水,其本質是是股權或者投資協議,持有該通證(代幣)可以獲得經營分紅,帶有金融屬性

通過把股權或者投資協議與經營數據進行代幣化,為企業在發展中短期的資金投入提供瞭流動性支持。(該種模式,需要嚴格設計模型,不然很容易出現違規違法亂象)

有通過發行RWA錨定的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積累的大量數據,然後把數據進行合規確權,形成數據資產。

數據資產進行代幣化然後在合規場所完成掛牌與交易。為企業估值提升,優化財務報表,提供幫助。

二、全球RWA發行地區對比:哪裡才最合企業傢發行RWA?

內地企業如何合規上鏈發行RWA資產,香港/新加坡真實案例分析!

1. 香港:政策紅利+區位優勢,短期首選

核心優勢:

1,監管沙盒先行:香港金管局“Ensemble沙盒”允許企業零成本測試代幣化模型,大幅降低合規風險。

2,跨境資金自由港: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人民幣與港幣無縫兌換,吸引國際機構投資者(如貝萊德、高盛)。

3,綠色金融傾斜:香港政府明確支持新能源基建、光伏電站等資產的代幣化融資,最高補貼達項目成本的70%。

4,成功案例:朗新集團通過螞蟻鏈將內地充電樁資產代幣化,在香港融資1億元,年化收益率達8%

香港金管局聯合匯豐銀行發行全球首隻代幣化綠色債券,規模超10億美元。

2. 新加坡:創新試驗田,適合中小企業

核心優勢:

1,MAS沙盒靈活:允許代幣化非證券資產(如知識產權、碳信用),無強制KYC要求;

2,技術生態成熟:Chainalysis、HashKey等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智能合約審計效率提升50%;

3,稅收優惠:對加密資產收益免征資本利得稅,企業綜合稅負低至13.5%。

4,成功案例:新加坡星展銀行(DBS)推出代幣化房地產信托基金(REITs),單筆募資超2億美元;

東南亞最大物流地產商SGX通過代幣化倉儲資產,融資周期從6個月縮短至2周。

3. 歐盟:MiCA法規護航,長期確定性高

核心優勢:

1,統一監管框架:歐盟《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MiCA)明確代幣化資產法律地位,規避跨境合規爭議;

2,碳中和政策驅動:碳信用(Carbon Credit)代幣化需求激增,歐盟企業可通過RWA參與全球碳交易市場;

3,機構資金入場:歐洲養老基金、主 權財富基金對合規RWA產品配置比例已超5%。

成功案例:德國能源巨頭E.ON將風電資產代幣化,募資8億歐元,投資者可實時查看發電數據;

法國巴黎銀行發行歐元計價代幣化國債,年化利率3.5%,面向機構投資者開放。

4. 美國:高門檻但市場成熟

核心優勢:

1,證券型代幣(STO)成熟:SEC認可部分代幣化為證券,傳統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深度參與;

2,大類資產全覆蓋:房地產、私募股權、藝術品等均實現代幣化,流動性充足。

挑戰:合規成本高,需聘請專業律師團隊應對SEC審查;

普通投資者準入受限,募資周期長。

5,地區政策分析

內地企業如何合規上鏈發行RWA資產,香港/新加坡真實案例分析!

香港:聚焦綠色金融與跨境流通,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實現資金閉環

新加坡:稅收優惠+沙盒創新,適合中小企業試錯

歐盟:MiCA法規統一標準,碳中和政策驅動碳信用需求

美國:傳統金融機構主導,合規門檻高但市場成熟

開曼群島:離岸架構靈活,適合規避外匯管制

技術選擇傾向聯盟鏈

頭部案例(如螞蟻鏈、JPM Coin)均采用聯盟鏈,兼顧合規性與性能

公鏈應用:僅限特定場景(如Stellar用於跨境支付),避免監管風險

三、內地企業發行RWA的關鍵步驟

內地企業如何合規上鏈發行RWA資產,香港/新加坡真實案例分析!

1,資產篩選與合規包裝

優先選擇,現金流穩定的資產(如充電樁收益權、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

法律設計,通過SPV隔離風險,采用非加密貨幣形式(如聯盟鏈權益憑證)規避證券屬性爭議。

2,技術架構搭建

區塊鏈選擇螞蟻鏈、騰訊至信鏈等聯盟鏈,兼顧合規性與技術可靠性;

數據上鏈通過IoT設備實時采集資產運營數據(如充電樁充電量),確保鏈上鏈下信息一致。

3,跨境合規與發行

香港路徑在“Ensemble沙盒”完成合規測試,與本地持牌交易所(如HKD Exchange)合作上線;

資金閉環利用跨境貿易結算通道,規避外匯管制風險。

4,持續運營與退出

信息披露定期發佈鏈上審計報告,增強投資者信任;

流動性設計引入做市商機制,或對接香港、新加坡的二級交易市場。

總結

最優發行地推薦:香港因其政策包容性、成熟的金融基礎設施及跨境協同能力,是當前RWA發行的首選地。

企業可借鑒其沙盒機制、技術融合(區塊鏈+IoT)及綠色資產錨定模式,結合專業機構合作實現合規發行。

其他地區(如阿聯酋、新加坡)則適合特定場景或規模較大的項目。未來需持續關註政策動態及技術創新,以應對市場變化。

RWA的浪潮已至,內地企業需抓住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政策紅利,以合規為盾、技術為矛,搶占全球資產數字化的先機。

無論是新能源基建的萬億賽道,還是碳中和的千億市場,RWA都將成為企業破局增長的新引擎!

到此這篇關於內地企業如何合規上鏈發行RWA資產,香港/新加坡真實案例分析!的文章就介紹到這瞭,更多相關RWA真實案例分析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傢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傢以後多多支持腳本之傢!

原创文章,作者:fanb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nbi.net/btc/32910

Like (0)
fanbifanbi
Previous 2025年5月4日 上午7:17
Next 2025年5月4日 上午7:19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